2025年8月5日,南京林业大学林草、水土保持学院青钱柳团队的孙操稳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题为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s indicators of graft incompatibility in Cyclocarya paliurus 的研究论文。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作为中国亚热带地区特有树种,其叶片提取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显著保健价值,产业化开发潜力巨大。本研究选取三个无性系和三种种源分别作为接穗与砧木进行嫁接,系统记录不同组合的嫁接成活率,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亲和与非亲和组合中黄酮类与苯丙烷类物质的合成途径。结果表明:苯丙烷类物质在亲和组合中优先积累,而黄酮类物质在非亲和组合中含量更高;嫁接苗中的阿魏酸、黄豆黄素、二氢杨梅素、乔松酮和芹菜素呈现特异性积累模式。这些发现揭示了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规律可用于预测青钱柳嫁接亲和性,为优化嫁接技术体系和选育高附加值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Figure 6. Accumualtion of metabolites related to pheylpropanoids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C. paliurus.
原文链接:https:// doi.org/10.1038/s41598-025-12934-3
主办单位:青钱柳创新联盟
运营维护:南京青钱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