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166条检索结果

青钱柳叶中的萜类和木脂素苷及其抗炎活性

    2025年5月,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殷志琦教授研究团队在《Phytochemistry》发表题为“Terpene and lignan glycosides from the leaves of Cyclocarya paliurus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的研究论文。  青钱柳叶具有抗炎、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等作用,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种慢性疾病。以往的植物化学研究表明,青钱柳叶中存在多种特殊代谢产物,包括三萜类、黄酮类及其糖苷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多数是从极性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受此启发,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青钱柳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糖苷类化合物,包括5个萜烯糖苷(1–5)和4个木脂素糖苷(6–9),以及13个已知化合物。通过广泛的光谱分析和包括NMR和ECD计算在内的计算方法阐明了它们的结构,包括绝对构型。所有分离物均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有抑制作用,其中12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最强,IC50值为12.55μM,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9.27μM)相当。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hytochem.2025.114443

研究开发-科研成果 查看全文》

青钱柳活性物质及其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023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田星副教授研究团队在食品与发酵工业(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al)发表题为“青钱柳活性物质及其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的综述文章。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代用茶资源,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因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备受人们关注。 其中丰富的多糖、三萜、酚类等活性成分可产生调节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作用,是其发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健康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该文详述青钱柳活性物质成分组成,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代谢调节作用进行综述,总结青钱柳功能产品开发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度研究开发青钱柳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文章链接:https://doi.org/ 10.13995/j.cnki.11-1802/ts.035077

研究开发-科研成果 查看全文》

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4月12日,第十七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林学会和吉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吉林农业大学林学与草学学院、吉林省林学会、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北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年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国家林草中心工作,以“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青春赋能林草新征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林业科研院所、高校、管理部门及产业一线的150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会,共同探讨林草科技前沿与绿色发展路径。本届年会作为我国林草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学术交流平台,聚焦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态、林草碳汇等学科热点,同时紧密结合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设立42个分会场,安排了500余场学术报告,规模创历届之最。在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届年会展现了林草科技创新是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的关键支撑。受大会组委会邀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南京林业大学方升佐教授在森林培育分会场作题为“人工林培育措施与土壤碳汇”的特邀报告,围绕林草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研讨。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陈菲然教授作题为“纳米材料提升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与林业应用展望”学术汇报,阐述纳米材料提升植物抗逆性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林业应用中的关键挑战,聚焦未来研究方向的精准递送、生态兼容及全生命周期评估。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倍性水平影响青钱柳的耐寒性:WRKY基因的作用

2025年1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青钱柳团队的张赞培博士为第一作者在BMC Genomics上发表题为Ploidy levels influence cold tolerance of Cyclocarya paliurus: insight into the roles of WRKY genes的研究论文。冬季冷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耐冷基因型的选择是保证植物生长发育安全的重要策略。青钱柳是原产地在亚热带地区的多功能树种,为满足对其叶产量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已被引种栽培到暖温带地区。然而,关于其耐寒性的信息仍然有限。在对供试材料进行倍性鉴定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CpaWRKY家族成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青钱柳苗中基因表达和冻害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南方暖温带模拟温度下,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冻害指数差异显著,二倍体的耐寒性优于四倍体。从青钱柳基因组中共鉴定出88个CpaWRKY基因,RNA-Seq结果显示冷胁迫下青钱柳WRKY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表达基因与冻害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CpaWRKY14、CpaWRKY26和CpaWRKY86在二倍体对冷胁迫的响应中起重要作用。四倍体中参与冷胁迫响应的主要基因为CpaWRKY14、CpaWRKY60、CpaWRKY63和CpaWRKY81。此外,CpaWRKY 14在二倍体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四倍体。本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CpaWRKY基因在冷胁迫中作用的认识,也为青钱柳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864-025-11218-4

研究开发-科研成果 查看全文》

国家林草局修订发布《国家储备林目录(2025年版)》

2025年3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新修订《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2025年版)》,收录用材树种49科113属253种5类,明确了长周期乡土珍贵树种用材林、中长周期一般树种用材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三类经营类型和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适生区域。青钱柳收录在册,经营类型为长周期乡土珍贵树种用材林和中长周期一般树种用材林,适生区域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新版树种目录聚焦木材生产核心,突出指导性,选择培育以乡土树种、珍贵树种为主的大径级用材树种,有效提升木材储备能力;突出适应性,选择自然条件优越、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地区的用材树种;突出实用性,同科同属同适生区内的不同树种可等同纳入国家储备林项目。国家林草局鼓励各地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化选择国家储备林建设树种,采取集约经营措施高效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更好促进国家储备林项目配套产业发展,地方可结合当地实际,自主选择配套产业树种。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进一步强化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拓宽“两山”转化新路径贡献更大力量。相关链接:https://www.forestry.gov.cn/lyj/1/gkzfwj/20250319/615942.html

新闻资讯-相关政策 查看全文》

青钱柳叶提取物获 “妆食同源”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为规范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2024年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问答,包括《化妆品新原料安全使用历史研究和判定指南(试行)》和《化妆品新原料安全食用历史研究和判定指南(试行)》等。其中,《新原料安全食用指南》明确了具有安全食用历史的化妆品新原料定义,这为“妆食同源”原料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妆食同源”的原料或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系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因果似铜钱和叶具甜味又名“摇钱树”和“甜茶树”,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集药用、保健、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珍贵多功能树种。在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的努力下,2013年10月,青钱柳叶被原卫计委批准为新食品原料,极大推动了我国青钱柳产业向前发展。据悉,2024年11月,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将青钱柳叶提取物作为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国妆原备字20240076),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青钱柳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search-result.html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国家卫健委受理青钱柳叶提取物新食品原料申请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平台发布的三新食品受理情况,相关单位申报的青钱柳叶提取物作为新资源食品原料,国家卫健委已受理。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列入新资源食品原料目录,为青钱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加动能。相关链接:https://zwfw.nhc.gov.cn/kzx/slgs/xspylsp/202502/t20250212_3003.html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趣雪唐破壁有机青钱柳茶获2025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美味奖章

2025年1月,国际风味评鉴所(International Taste Institute)公布新一轮获顶级美味奖章(Superior Taste Award)名单。顶级美味奖章是由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国家风味评鉴所创立的奖项,被誉为美食界的“奥斯卡”奖,旨在对全球范围内的品牌食品与饮品进行风味品质的评鉴和奖励。该奖项每年评选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覆盖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上百种产品。南江县光雾山林业有限公司申报的趣雪唐破壁有机青钱柳茶获得该奖项,并以91.7%的总得分获得最高荣誉三星奖。南江县光雾山林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四川万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青钱柳茶叶的种植和研发。南江县光雾山林业有限公司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光雾山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 ,位于川峡交界大巴山南麓,5A级风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植被覆盖率达9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6.5%。南江县光雾山林业有限公司在光雾山附近流转近万亩原始荒山,平均海拔在800-1200米左右的富硒地区,为青钱柳在中国最北端最大规模的有机种植基地。与专业研发团队合作,研制青钱柳中药饮片、超高压青钱柳浓缩口服液、塞力格斯青钱柳酒和青钱柳精粹冻干粉等多款产品。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

2024年12月6日-9日,由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主办,广西林业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林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工程院张守攻院士、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陈幸良研究员、广西林业局蒋桂雄二级巡视员、广西林科院尹国平书记、广西大学林学院叶绍明常务副院长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沈国舫院士线上为大会致辞。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67所高校、科研院所、涉林企业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据悉,本次研讨会以“扩绿 兴绿 护绿与森林培育”为主题,主要围绕林木良种优质苗木高效培育、困难立地造林与植被恢复、森林多目标经营与质量精准提升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共设置专家报告18个、现场学术报告13个,并创新设立 “线上视频学术报告”环节。41位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基层单位的专家和学者代表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分别就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森林结构调控与高质木材生产、高效林下经济模式、体胚发生体系高效构建、种质资源与森林高效培育、森林土壤微生物系统健康维护等展开热烈讨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对推动我国森林培育事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实现“三绿并举、四库联动”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团队的孙操稳老师、博士研究生卞国良、邓锐、林权和张赞培参与会议并分别做了题为“青钱柳不同砧穗组合嫁接亲和性及代谢差异机制研究”、“秋水仙素处理对青钱柳诱变的影响”、“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对青钱柳-茶复合系统土壤性质及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芽孢杆菌FZB42对青钱柳生长及黄酮类物质的影响”和“两种倍性青钱柳WRKY基因对低温响应的差异”的学术报告交流。在本次会议特设的“学术创新大赛”中,团队博士研究生卞国良荣获线下汇报一等奖,林权荣获线下汇报二等奖,邓锐荣获线下汇报三等奖和论文三等奖,张赞培荣获墙报一等奖和线下汇报三等奖。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方升佐教授一行赴湖南省石门县调研指导

11 月的首个周末,石门县因无患子和青钱柳特色产业受到国内林业与中草药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这期间,国家林业局“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方升佐教授第三次受邀来到石门,为石门县特色农林业特别是青钱柳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石门县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天然优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年来,该县中西部磨市、雁池、罗坪、壶瓶山等乡镇以青钱柳为主的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人工种植青钱柳面积已达1.6万亩,主要集中分布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乡镇。1023 户农户积极参与到青钱柳产业中,其中脱贫户797户。青钱柳产业每年为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近600万元。石门青钱柳种质资源库成全国“尖子生”11月2日,方升佐受邀在“全国无患子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作完报告后,带领科研团队直奔磨市镇南岳寺村。该村洛阳垭片区有方升佐及其科研团队正在开展的青钱柳优良种质筛选研究基地( 当地人称“青钱柳种质资源库” )。四年前,20多个不同品种近千棵青钱柳苗木在这里投放,当初毫不起眼的小苗已长成大树。树下绿草如茵,提供了良好的半自然生态环境。方升佐教授、孙操稳副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成员仔细查看每一株青钱柳的生长状况,从植株的形态、枝叶的繁茂程度到根系的生长情况,都细致观察和分析。方升佐赞道:“在全国青钱柳优良种质区域化筛选试验点中,石门县青钱柳种质资源苗木生长情况最为出色。”原来,石门地处北纬30度,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青钱柳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作“弥足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可想而知,在石门开展种质筛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优势。科技为企业赋能 品牌创新助产业提升随后,方升佐一行走进湖南省月岭君山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导栽培技术和管理,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月岭君山公司是石门县青钱柳产业的龙头企业,负责代建代管方升佐团队的“青钱柳种质资源库”。公司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发展了1.6万亩青(金)钱柳种植园,建有符合sc认证标准的标准化厂房,配备国内精密的药材加工设备,年产青(金)钱柳代用茶、金银花茶、药用金银花等中药材产品超过400吨,年产值达5000 万元,3个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石门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也为农户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石门县还注重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青钱柳产业的科技含量,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座谈交流释疑 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11月3日上午,石门县青钱柳产业发展座谈交流会在石门高新区电商孵化园召开。方升佐现场分享青钱柳的科研成果与相关产品广阔市场前景,重点阐述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成分分析以及药理机制等科研成果。他说,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青钱柳在药用和保健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三萜皂苷等成分在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降低血糖血脂等方面效果显著,为青钱柳及相关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应用明确了方向。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青钱柳产业要进一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种植扶持力度,鼓励农户参与规模化种植;在加工销售环节不断完善产业链、品牌打造、产品升级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开启石门青钱柳及中药材产业发展新篇章。【相关链接】方升佐,南京林业大学二级教授、森林培育学科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林业局“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杨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珍贵树种分会副主任委员、《林业科学》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执行副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已出版《青钱柳种子生物学研究》《青钱柳地理变异研究》等专著5部;公开发表论文370余篇,其中有90余篇被SCI收录;连续3年(2022~2024)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颁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11/21245332.html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揭示纳米颗粒施用对青钱柳耐盐性的调控机制

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单位的论文《Application of oxide nanoparticles mitigates the salt-induced effects on photosynthesis and reduces salt injury in Cyclocarya paliurus》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南京林业大学张子洁博士为第一作者,南京林业大学方升佐教授(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为通讯作者。《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为SCI收录期刊,2023-2024年影响因子8.5,中科院一区TOP。该论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50)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9388)的资助。一、文章亮点1. 纳米颗粒调节盐胁迫下青钱柳的生长和光合作用;2. 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缓解盐胁迫引起的损伤;3. 纳米颗粒对青钱柳耐盐性的影响具有类型和剂量依赖性;4. 纳米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锰在增强青钱柳耐盐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二、文章内容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常见于海拔420-2500 m的中国亚热带山区,是一种珍贵的多功能树种,其木材品质可与黑胡桃相媲美,叶片更是千百年来被广泛用作中药和保健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功效。自2013年青钱柳叶被列为国家新资源食品以来,其市场需求激增,导致天然林遭到过度采伐,而大力发展青钱柳人工林是缓解天然林破坏和满足叶片生产需求的最佳途径。然而,由于我国林地面积的限制,人工林往往需要在盐碱化、干旱等贫瘠土壤建立。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方法来提高青钱柳的耐盐性,对于提高青钱柳人工林生产力和实现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纳米颗粒(NPs)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认为是潜在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大量研究表明外源施用纳米肥料已被证明在提升农作物抗逆性方面展现出很大潜力。然而,不同纳米颗粒如何影响木本植物的耐盐性及其调控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盆栽实验,设置一种盐浓度(0.4%)和三种不同浓度的氧化物纳米颗粒,包括氧化锌纳米颗粒(ZnO-NPs;0、50和100 mg L-1)、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SiO2-NPs;0、300和500 mg L-1) 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 (MnO2-NPs;0、30和50 mg L-1),以探究其对盐胁迫下青钱柳生长、光合作用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我们假设:1)纳米颗粒对青钱柳耐盐性的影响具有类型和剂量依赖性;2)纳米颗粒的施用可能通过调节盐胁迫下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缓解盐害损伤。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比较氧化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对木本植物耐盐性影响的研究,也是首次揭示其在木本植物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氧化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对缓解植物耐盐性的机制,并为氧化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作为青钱柳栽培肥料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注:图形摘要。DW, S, SZ1, SZ2, SM1, SM2, SS1 and SS2分别代表对照, 0.4% NaCl, 0.4% NaCl+50 mg L-1 ZnO-NPs, 0.4% NaCl+100 mg L-1 ZnO-NPs, 0.4% NaCl+300 mg L-1 SiO2-NPs, 0.4% NaCl+500 mg L-1 SiO2-NPs, 0.4% NaCl+30 mg L-1 MnO2-NPs 和 0.4% NaCl+50 mg L-1 MnO2-NPs。三、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施用可以改变青钱柳的耐盐性,但缓解效果因纳米颗粒的类型和施用剂量而异。叶面喷施较高浓度的SiO2-NPs和MnO2-NPs显著提高了青钱柳植株高度和光合作用速率,分别提高了52.0-59.5%,同时降低了盐害指数52.0-59.5%。转录组分析表明,与光合作用途径相关的基因对盐胁迫和纳米粒子施用均有明显的响应,而较高浓度的SiO2-NPs和MnO2-NPs的施用上调了50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表明,生理参数与基因表达模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鉴定了纳米粒子应用后与参与缓解盐胁迫的9个关键基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对缓解青钱柳盐诱导损伤的影响取决于纳米粒子的类型和施用剂量。适当剂量的SiO2-NPs和MnO2-NPs的应用通过调节相关关键基因,对缓解盐胁迫下青钱柳的生长和光合系统的损伤具有巨大潜力。这些发现不仅为纳米颗粒对青钱柳耐盐性的调控机制提供了见解,而且为这些纳米颗粒在木本植物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参考。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A)鉴定出的模块(上)和表达基因的聚类模式(下);(B)每个模块的基因数量;(C) 热图可视化了生理指标与模块特征基因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SH、SII、Chl、Pn 和 ETR 分别代表苗高、盐伤指数、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D)显示了九个关键基因与每个模块之间的相关系数。红色和蓝色块分别表示正相关和负相关。DOI: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6333

研究开发-科研成果 查看全文》

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洑香香教授一行赴鄂闽两省开展指导

为服务盟员,促进青钱柳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024年8月9 -13日,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洑香香教授带领联盟工作人员,先后到达湖北省鹤峰县和福建省南安五台山林场,对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开展科技指导。此行深受当地领导、企业及群众的热情欢迎。湖北鹤峰行8月10日,在下坪乡小堂吉叶(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洑香香教授一行通过座谈了解了鹤峰县青柳钱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情况,并前往叶用青钱柳绿色高效培育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青钱柳经营管理技术提出了意见,为鹤峰县的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建议。福建南安行8月12日,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洑香香教授一行前往福建省南安五台山林场青钱柳叶材两用林基地,对青钱柳造林和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2024年春季,林场新造青钱柳和杉木混交林40余亩,并计划于2025年新造林400余亩。洑香香教授指出,青钱柳作为珍贵树种(A)已列入国家战略储备林树种目录,开展青钱柳叶材两用林高效培育,是值得探索的新模式。青钱柳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集药用、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青钱柳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的努力下,2013年青钱柳叶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极大推动了我国青钱柳产业向前发展。2018年,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批准成立了首批国家创新联盟之一“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林科发[2018]96号)。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原《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进行增补修订完善,形成了新的《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其中青钱柳作为珍贵树种(A)列入国家战略储备林树种目录。2022年2月2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林草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南》中,青钱柳被列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林草中药材生产区的主要药材资源。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我国青钱柳人工林已发展70余万亩。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科研团队此次赴鄂闽两省为青钱柳种植单位和企业提供了相关技术指导,将促进青钱柳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愿与全国各单位一道,发挥各自优势,分享各自经验,助力我国青钱柳产业蓬勃发展。相关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2989307/2691440/0?w=1723619777884&tencentShare=1                     https://www.hfweb.cn/bmdt/2897498.html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青钱柳新品种首次走出国门,亮相2024年美国园艺花卉展

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集药用、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因果似铜钱和叶具甜味又名“摇钱树”和“甜茶树”。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领衔各联盟成员,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和良种。  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培育的新品种首次走出国门,亮相于2024年美国园艺花卉展(Cultivate’24)。Cultivate是北美地区最大的花卉、园林、园艺行业展览会之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科研机构、大学和行业组织的参与、交流与合作。2024年度展于7月13-16日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举办,中国展区由优良植物新品种国家创新联盟(筹)携手杭州沃尔德园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征集了国内26家企事业单位的104个我国自育的新优植物品种,通过展板、画册、视频等形式展示。本次展会展出了由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培育的3个新品种:1)‘玲珑青钱柳’为二倍体,果实小巧玲珑,叶中多酚含量较高;2)‘南青1号’为同源四倍体,嫩叶红色,叶中黄酮含量较高;3)‘南青3号’也为同源四倍体,叶片微向内卷,叶中粗多糖含量较高。展会期间,青钱柳新品种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包括来自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动植物园和特拉诺瓦苗圃等单位,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正在洽谈中。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s79LqK5EfMhCwLxyPupxg                    https://mp.weixin.qq.com/s/gjV5iX0cKG9jvtJ9MDR7Vw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有关青钱柳授权专利和标准情况统计(截止到2024年7月31日)

青钱柳国家创新联盟特此公布已授权且处于有效状态的青钱柳相关专利与标准的发布数量,以推进青钱柳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统计时间2024年7月31日,统计结果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索引数据库为依据,包括行业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87项,授权使用新型92项:1.     行业标准1项表1 青钱柳相关行业标准统计表单位标准号标准名称南京林业大学LY/T 2311-2019青钱柳播种育苗技术规程2.     授权发明专利87项表2 青钱柳相关授权发明专利申请人统计表申请人专利数南京林业大学10中南大学、湖南清雅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湖南和然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6桂林伯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湖南省林业科学院2李国民、陈立清2泉州师范学院2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广西中医药大学2湖北思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吉首大学2其他46总计87表3 青钱柳相关授权发明专利技术领域统计表技术领域统计描述专利数A61P3/10治疗高血糖症的药物20A61K36/52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10A01H4/00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植物再生产品9A01G17/00果树或树木的栽培9A01H4/00改良基因型的方法8A61P3/06抗高血脂药8A61P9/12抗高血压药7A01G17/00啤酒花、葡萄、果树或类似树木的栽培6其他其他300注:一个专利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3.     授权实用新型92项表4 青钱柳相关授权实用新型申请人统计表申请人专利数浙江众博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6南京林业大学15万年县美欣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3湖北思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湖南青钱宝科技有限公司7福建中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3修水县春歌蚕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南京晓庄学院2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湘西自治州奥瑞克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中方县康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其他12总计92表5 青钱柳相关授权发明专利技术领域统计表技术领域统计描述专利数A23F3/34茶代用品23A23F3/06茶或代用茶提取14F26B21/00干燥固体材料或制品用的空气或气体的供应或控制装置6F26B25/04摇动、搅拌或刮拭设备5F26B25/00从固体材料或制品中消除液体的干燥5B08B13/00一般用于清洁机器或设备的附件或零件5A01G9/029秧苗容器5其他其他186注:一个专利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

研究开发-标准规范 查看全文》

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参加第九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2024年7月26日—29日,第九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林草新质生产力”主题,围绕林草科技创新与林草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综合和专题学术交流,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汇聚智慧和力量。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研究团队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由中国林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中国林学会秘书处,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各省级林学会共同承办。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康振生、杜官本,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李豫琦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60个分会场,1096个特邀和专题报告,征集了1500余篇论文摘要,汇聚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专家、学者、老师、学生近3000人。 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团队的杨万霞老师、张赞培博士和王倩博士分别进行了题为“青钱柳嫩枝扦插的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及其转录组分析”、“两种倍性青钱柳WRKY基因对低温响应的差异”和“基于DNA甲基化和转录组测序解析青钱柳雌雄异型异熟开花机制”的学术汇报交流。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每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林草行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盛会。各分会场分别围绕林草科技管理、林业史、林业经济、林草基础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土壤、盐碱地、树木学、森林生态、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与功能、自然保护地、湿地、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城市森林、园林、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等众多学科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第十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将于2025年在西南林业大学举行。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KKBILwm1A2Fw_cG1wBzZw

新闻资讯-联盟动态 查看全文》

主办单位:青钱柳创新联盟

运营维护:南京青钱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531334 位访问者
南京青钱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严禁复制©2014 青钱柳网 苏ICP备2021021160号-2 苏公网安备32010002010079号